一说到安全生产标准化,很多企业想到的是找家中介公司写个标准化报告,再报给安监局等着发个标准化牌子就完事。很多企业尤其是小微企业对标准化评审很抗拒,认为搞标准化费时、费事还要花钱,挂个牌子对企业没啥实质性的作用,要不是政府监管部门督促,有些企业对实施安全生产标准化的积极性并不高。
企业为什么要搞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要讲清楚这个问题,首先要搞清楚什么是安全生产标准化。
一、什么是安全生产标准化
在《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GB/T33000-2016)中,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定义是:企业通过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全员全过程参与,建立并保持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全面管控生产经营活动各环节的安全生产与职业卫生工作,安全健康管理系统化、岗位操作行为规范化、设备设施本质安全化、作业环境器具定置化,并持续改进。
从这个定义看,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主要应该干几项工作:
1)企业要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2)企业要建立并保持安全生产管理体系;
3)企业要全面管控生产经营活动各环节的安全生产与职业卫生工作。
干好上述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员全过程参与。最终实现:安全健康管理系统化、岗位操作行为规范化、设备设施本质安全化、作业环境器具定置化等四个化。在这里把实现四个化并持续改进的过程称为安全生产标准化。
上述定义很清楚的说明了标准化工作是个全员参与、持续改进的过程,全员参与说的是全体从业人员都参与,而不是像某些企业一样,把标准化工作完全交给安全管理部门、安全员、中介公司去做,其他人仅作壁上观,不参与、不配合。持续改进说的是标准化工作是个过程,而不是拿到牌子就结束了,拿标准化牌子是实施安全生产标准化的结果而不是目的。
把标准化报告的编制任务、评审任务交给中介公司是符合市场化规律的,因为中介公司更专业。但在标准化创建过程中,企业应该怎么做?应该遵循哪些原则?
二、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的一般要求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GB/T33000-2016)中指出:企业通过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全员全过程参与,建立并保持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全面管控生产经营活动各环节的安全生产企业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应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落实企业主体责任。以安全风险管理、隐患排查治理,职业病危害防治为基础,以安全生产责任制为核心,建立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实现全员参与,全面提升安全生产管理水平,持续改进安全生产工作,不断提升安全生产绩效,预防和减少事故的发生,保障人身安全键康,保证生产经营活动的有序进行。
企业应采用“策划、实施、检查、改进”的“PDCA“动态循环模式,按照本标准的规定,结合企业自身特点,自主建立并保持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通过自我检查,自我纠正和自我完器。构建安全生产效机制,将续提升安全生产绩效。
这段话不但讲清了实施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的一般原则,也明确了创建工作中的几个问题。首先,企业要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也就是安全生产的主体责任属于企业,安全标准化创建的主体责任也是企业。其次,明确了实施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的实质性目的在于“全面提升安全生产管理水平”,也就是通过安全风险管理、隐患排查治理,职业病危害防治等工作,全面排查企业安全管理漏洞、梳理企业安全管理体系,使得企业安全管理水平得到有效提升。第三,在全面提升安全管理水平的同时,提升安全生产绩效。第四,既然标准化是个持续不断的过程,该如何持续,那就是采用PDCA循环的模式持续进行。
现在一些企业管理者热衷于引进各种管理概念,比如“市场化管理”、“精益管理”等等;热衷于参加各类企业管理培训讲座等,期盼能从一种新的管理思想、一堂管理培训中找到管理提升的捷径,却对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漠不关心。殊不知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创建过程就是改善安全管理水平的过程,在不断改进中提升安全生产绩效。
以《冶金等工贸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评分细则》为例,该细则共有13项一级要素、42项二级要素及194条企业达标标准,这些达标标准涵盖了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组织结构、管理制度、资金投入、教育培训等各个方面,如果企业能够逐条分解落实,如果企业能够真真把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工作当做改善管理水平、提升生产绩效的工作来抓,做到全员全过程参与,那么不仅使现场环境得到改善、员工素养得到提升,切实受益的还是企业自身。
三、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意义
《国务院安委会关于深入开展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指导意见》(安委〔2011〕4号)中指出,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的意义在于:
(一) 是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必要途径。国家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规定明确要求,要严格企业安全管理,全面开展安全达标。企业是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也是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主体,要通过加强企业每个岗位和环节的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不断提高安全管理水平,促进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到位。
(二)是强化企业安全生产基础工作的长效制度。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涵盖了增强人员安全素质、提高装备设施水平、改善作业环境、强化岗位责任落实等各个方面,是一项长期的、基础性的系统工程,有利于全面促进企业提高安全生产保障水平。
(三)是政府实施安全生产分类指导、分级监管的重要依据。实施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考评,将企业划分为不同等级,能够客观真实地反映出各地区企业安全生产状况和不同安全生产水平的企业数量,为加强安全监管提供有效的基础数据。
(四)是有效防范事故发生的重要手段。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能够进一步规范从业人员的安全行为,提高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促进现场各类隐患的排查治理,推进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建设,有效防范和坚决遏制事故发生,促进全国安全生产状况持续稳定好转。
编辑 | 安评部 樊润田 温馨提醒 长按二维码关注安全知识 安心上班,放心回家 三泰安全 解锁更多精彩内容